鄂州市博物馆公益课程《清明时节》 走进市特教学校

日期:2025年03月14日 来源:鄂州市博物馆 点击量: 22 次
【字体:     分享 打印

3月27日下午,一场以“清明时节——传统习俗与文化传承之旅”为主题的社教活动在特殊教育学校温情上演。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,旨在通过多元形式让青少年深入感知清明节内涵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
U02025040309180305818655.JPG

活动伊始,一段展现春天与清明景象的视频拉开序幕,听障班的学生们用手语分享从视频中捕捉到的春日生机与清明习俗。紧接着,志愿者老师生动讲述了清明节起源。从节气清明对农耕的指导意义,到介子推“割股奉君”的感人传说,再到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历史融合。配合各朝代文物图片与文献记载,学生们直观触摸到这一节日绵延千年的文化脉搏。 

在传统习俗环节,志愿者老师细致的讲解了扫墓祭祖的流程与文化内涵。诗词赏析部分,老师以杜牧和黄庭坚的《清明》为例,从内容情感与艺术手法方面分析与比较他们诗作的特点,兼谈唐宋诗的不同特色。同学们闭眼想象画面,将文字化为生动场景。

U02025040309190301683512.JPG

手工制作风筝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。同学们分组协作,发挥创意,以柳枝、花朵等清明元素装点风筝面,彩笔描绘间,传统文化与童真创意跃然纸上。  

U02025040309190303335706.JPG

U02025040309200300561685.JPG

此次活动,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,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。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来说,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。同时也体现了鄂州市博物馆对残疾儿童的关爱,让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,感受到温暖与尊重,激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,积极融入社会,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。

U02025040309200302445961.JPG